今天收拾房间柜角杂物时,发现有三张当年流行歌曲的光盘,里面也有很多经典老歌。
这几张光盘是弟弟年轻时买的,放在老家,家里没电脑和唱片机。我把它带到我家,放到抽屉或柜角,从来没打开过。我没听到弟弟唱过歌,这几个盘或许根本就没有听过,就单纯想买,买一种回忆,或者向往罢了。
这让我想到自己车轻时买了一个带锁的日记本,当时在县城一个三联书店买的。那个日记本真是特别,说他特别不是因为它有锁,而是特别在本子和套壳的花色上。
当时买笔记本时,有几个不同花色,个个外壳漂亮,本子精美,温馨甜美的风格满足了当时我那颗少女的心。挑选了好久,紫色和粉色的两款哪一种都喜爱,我实在选不好了。
犹豫了半天,最后我向书店里工作人员提了一个有点过分的要求,买紫色的本子和红色的套壳。这么无理的要求,没想到那个店员竟同意了。我注意到那是一个个头不高,理着平头,笑容温和的中年大叔。“你看你,买个本子都选不好了,将来选对象不是更难吗。”书店那大叔还笑着打趣我。
我猜这件事情再换任何一个售货员都不会同意的,我买这个不配套的笔记本是心甘情愿的,但剩下那套的笔记本,不配套,就成了它的缺点,还能好卖吗。
这个带锁的日记本多年一直放着,没有真正记过什么东西。其它普通的笔记本,都信手记得密密麻麻,唯独它,似乎什么内容都配不上它,并且,我觉得我的字也配不上它。放了很多年,偶尔想写点什么在上面,写过之后就又立刻撕掉了,就这样,写了撕,撕了写,几遭之后,漂亮的日记本近乎残败的空壳了。
我们有时候纠结的事情,真的有那么重要吗。为什么从后来看,那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,会让当时的我们那样纠结呢?我们手中的好东西起到它的作用了吗?我们该怎样对待一件好物呢,是要珍藏不用,还是物尽其用?为什么越是好东西,就越是不舍得用呢?
如今想来,那个紫粉色带锁的日记本,留给我的,也就只有买它时的记忆了。